700多天扶贫的日子 |
[ 信息发布:zfw | 时间:2021-10-09 | 浏览:1230次 ] |
“引进的养殖肉鸡又该长大一些了吧”、“金银花的长势不知现在咋样了”、“杜妙云上学的学费解决了没有?”虽然赵晓波完成驻村脱贫攻坚任务回单位上班已有些日子,但这一连串的事情依然是他心中的挂念。 赵晓波现任宝鸡市检察院法警支队支队长,在驻村扶贫的700多天日子里,他一心扑在脱贫攻坚第一线,带领村民种植金银花,建肉鸡养殖场,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、办实事,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赞誉。 组织信任我 决不掉链子 2019年5月8日,受市委组织部和市院党组安排,赵晓波前往岐山县枣林镇尉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。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临行前院领导语重心长给他讲的话: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责任重大,任务光荣艰巨,希望你不要辜负组织信任,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。从那时起,他就暗下决心,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,决不能掉链子。 尉迟村位于岐山县东南方向,距县城20公里,2015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村,2018年摘帽退出。全村4443亩地829户3102人,辖4个村民小组,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户741人。村上既没有特色农业,也没有村办企业和自然资源,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外出打工为主,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,要干出个样子来谈何容易。 到任第一天,他就为村上的“蒜计”犯了难。这些年,尉迟村为了发展集体经济,种植了二十多亩大蒜,眼看着大蒜喜获丰收,但村“两委”干部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,因为销路成了“头痛”问题。为了尽快打开销路,他和村上干部一道,没日没夜四处奔走联系,他自己亲自开车前往陈仓区酱货厂、宝鸡各大超市和机关事业单位跑销路,甚至他把亲朋好友同事也动员起来帮忙销售,经过不懈努力,半个月时间销售大蒜3000多斤,卖蒜问题终于打开局面。
壮大产业链 摘掉穷帽子 思路决定出路,思路有了,但找出路却让他没少费劲。尉迟村交通不是十分便利,水资源缺乏,基本上是靠天吃饭,村集体经济空虚。引进企业投资、壮大种殖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。 初心映照使命,使命彰显担当。为了将纸上蓝图变成美好现实,实现“一家一户一亩田,一年收入一万元”的目标。他动员贫困户养殖生猪、羊、兔子,种殖猕猴桃、花椒等特色产业。带领村上“两委”干部分别前往眉县、陈仓、扶风、杨凌、渭南学习考察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认真考察研究,他们种殖了100亩金银花,这些金银花到了丰产期,就可为村集体带来30万元的纯收益。随即,他们又成功招商引资建成2000万元现代化肉鸡养殖场,养殖场年出羽将达到30余万只肉鸡,看着建成的现代化养殖场,想像着那些将要满地盛开的金灿灿、白茫茫的花朵,他仿佛感觉这就是绽放在乡亲们心中脱贫致富的幸福花,当时他的心里也乐开了花。
真情暖民心 奔向好日子 脱贫攻坚像一束暖阳,照亮着每一个人过好日子的梦想。赵晓波也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,有自己的妻儿需要关心。但他像暖阳一样,把满腔热情倾注到解决尉迟村乡亲们急难愁盼事情上。 村民李锦哲是村上有名的一个能人,一场大病让他的家庭从富裕户变成贫困户,光医药费就欠账达30多万元。赵晓波就带着工作队主动上门做工作,鼓励李锦哲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,帮助他们家养猪、养羊、种植金银花,两年享受国家产业直补两万元。今年“五一”节,赵晓波收到李锦哲给他发的信息:“赵书记,告诉你个好消息,我把以前的欠债全部还清了,这下终于要过好日子了,谢谢你的关心帮助!”。
2020年尉迟村计划退出的11户22人如期脱贫退出,全村197户贫困户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全部达标。全村人均纯收入13144元。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,赵晓波接二连三收到乡亲们的好消息:今年尉迟村喜获脱贫攻坚先进村党组织,小麦玉米均获丰收,杜周娟的大女儿考上了大学、小儿子小升初考了全县第一名...... 赵晓波知道,他与这个村的乡亲们结下了一世的情。 来源:宝鸡市人民检察院 李生利 |